澳门威尼斯人娱乐场-Venetian Macao Casino(访问: hash.cyou 领取999USDT)
姜文导演的形象积累始自1994年,《阳光灿烂的日子》如晴空霹雳般出现在沉寂许久的中国电影市场,标志着姜文演而优则导的成功转型,也燃起了中国观众对国产影片新的希望。2000年,《鬼子来了》在威尼斯电影节上收获了一片掌声,姜文完成了大众关于艺术家亦是思想家的久违幻想。2007年,《太阳照常升起》在逐渐好莱坞化的中国市场折戟沉沙,票房的惨败反而重塑了姜文的形象,他开始被艺术电影的受众所接纳,在知识精英的维度上同样站稳了脚跟。2010年,《让子弹飞》不但以7亿票房刷新了中国电影市场的纪录,还以大量隐喻被网友津津乐道。同时其魔幻现实主义的视觉风格更是博得了许多人的一致好评,于是姜文作为电影英雄的形象正式确立——他是一个要“站着把钱挣了”的业界良心,他是一个可以集票房大卖、社会批判、艺术水准于一身的中国好导演。
仔细观察,负评的声音多来自以下几个方面:一、满屏大腿,太三俗。其实“大导拍大腿”的先例并不是来自姜文,从下至上摇拍大腿和直接凝视女性身体中段的视觉经验,应该追溯自《金陵十三钗》。二、全场笑话,太低级。这种情况在中国电影界,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大家都是成年人,面对《泰囧》已破12亿,《心花路放》都破10亿的现状,大家能不能洒脱一点?三、又唱又跳,太闹腾。歌舞片的形式让很多人都拿《天台爱情》说事,就好像在中国拍出一部《天台爱情》那样的歌舞片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一样。不说之前有多部MV和长片《大灌篮》《不能说的秘密》垫底,就单说对音乐的感受能力,中国导演有几个敢叫板周杰伦?别拿豆包不当干粮,什么时代了,跨界导演不一定拍烂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