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娱乐场-Venetian Macao Casino(访问: hash.cyou 领取999USDT)
通州位于北京市东南部,北京城市副中心所在地,是京杭大运河的北端点。历史上的通州天然河流湖泊交织、水网密布宽广,地处永定河、潮白河冲击洪积平原。通州城市的发展离不开运河,而运河兴起的基础依赖于通州发达的水系,通州境内分布有北运河、通惠河、温榆河、潮白河、凉水河、萧太后河、港沟河等众多河流。元代以来,通州成为京城重要的水陆门户、漕运重镇,通州段运河以漕运功能为主,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清末,随着铁路事业的发展,通州段运河漕运功能逐渐没落,但因运河而产生的众多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文化遗产保存至今。如今,通州已成为北京城市副中心所在地,借由运河时代所积淀的深厚底蕴,以及丰富的水系资源,通州正在建设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蓝绿交织的森林城市、古今同辉的人文城市。
威尼斯共和国时期,人们对潟湖的干预与改造使威尼斯的水利和建筑工程表现出了很高的技术和创新能力,多条运河如威尼斯大运河、朱代卡运河、圣马可运河和小型的水道网络逐渐清晰。随着时间推移,人与自然环境的动态互动奠定了如今威尼斯的城市肌理和水系网络。城市里共有2300多条水巷,它们如同威尼斯的“血管”,维持着城市肌体的正常运转。威尼斯大运河居于城市水网的主导地位,与众多小型运河、水道以及428座桥梁连接着城市的各个角落,共同推动着区域间的联系,塑造了城市的形状,界定了城市空间的发展状态与方向。
运河是人类在与大自然相处的过程中的卓越创造,是人类文明的伟大见证。运河城市不同于普通的历史城市,运河城市的兴盛、繁荣、衰落都与运河息息相关,人与水的关系也更加和谐紧密。威尼斯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历史悠久、体系健全,是意大利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对城市遗产保护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文件《威尼斯》也在这里诞生,1987年威尼斯及潟湖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作为较早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运河城市以及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威尼斯有着成熟的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经验。北京是拥有世界遗产数量最多的城市,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时又是中国大运河世界遗产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京杭大运河漕运的终点和文化的凝结。马可·波罗就是从威尼斯出发,经海路到达中国沿海地区,再经大运河北上到达元大都(今北京),从文化交流上增强了北京与威尼斯的纽带关系。通州作为曾经的北京水陆门户、漕运枢纽、如今的北京城市副中心,城市建设、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与威尼斯一样,均受到了运河的深刻影响,水与城紧密相连,较之其他类型的历史城市更具独特性。从运河城市的角度出发,将威尼斯与通州进行比较分析,对北京城市副中心深入发掘全球背景下的运河文化具有积极意义。
由于水网密布,水路畅通,通州逐渐成为北京城的水陆门户、南北物资交流的枢纽,一时商贾云集,市肆繁华。金代通州因“漕运通济”而命名,元代通州已成为漕粮转运京城的关键节点。明清时期,通州粮仓具有“天子粮仓”的地位,为天子之外仓,这大大促进了通州仓储经济的发展。通州作为漕运重镇,在漕运极盛时期,每年过往上万艘漕船,年运输总量巨大。明清时期张家湾是从北运河舍舟登岸的重要码头,商贾行人云集于此。明代《通州志略》所载“通州八景”,其中的“万舟骈集”就形容了从张家湾到通州城的潞河水面上运粮船只首尾相接、浩浩荡荡的繁华景象,可见其漕运舟楫之盛。[2]漕运带动了通州的商业发展,明清时期通州商业繁荣,各地商人纷纷聚集于此建立商业会馆、银号。通州的皇木厂、骆驼店、竹木厂、窑厂、盐滩、江米店等这些地名散布在通州区境运河沿线,体现了漕运对通州商贸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
不论是在明清时期还是当代,通州城布局规划和风貌的形成都与运河息息相关。明代,洪武元年(1368年)通州旧城初建,受周边自然环境和人工河道的影响,城似船形,大致呈“南方北尖”的形态。明成祖迁都北京以后,通州城的形态受到运河码头和粮仓分布的影响,作为漕运龙头、漕粮汇聚之地,通州建设了大运中仓、大运东仓、大运南仓和大运西仓。正统十四年(1449年)为保护西仓而建新城,城市形态呈现出“西窄东宽”的形态。清代,运河漕运发展到了顶峰,并在乾隆年间打通新、旧二城。“通州城,好大的船,燃灯宝塔做桅杆,钟鼓楼的舱,玉带河的缆,铁锚落在张家湾。”口口相传的通州民谣生动描绘了通州形如漕船的城市形态。在通州古城之外,当代通州的新城发展核心区,整体呈现“中间宽、南北尖”的城市格局,并且留下了一系列与运河相关的地名。
威尼斯位于意大利东北部,亚得里亚海沿岸,建于面积为550平方公里的潟湖区域,建城至今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公元5世纪,一些罗马难民为了逃避日耳曼人的攻击,从帕多瓦、阿奎利亚等地逃到潟湖区域,在这片被咸水浸渍的沼泽地建立居所,他们将木柱插入淤泥中,铺上防水性极好的伊斯特拉石,在伊斯特拉石上砌上砖,建起了一栋栋房子。[1]这些临时定居点逐渐成为他们的永久居所。早期的威尼斯人主要以捕鱼和制盐为生,但威尼斯具有优越的港湾条件,地处南欧的海陆交通要道,这里发展商业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威尼斯人开始竭尽一切发展其所赖以生存的海上贸易,并逐渐成为了海上贸易中心,东西方物资交流的集散地。14至15世纪威尼斯共和国进入全盛时期,成为意大利最强大和富有的海上贸易强国。15世纪末,由于新航路的开辟,欧洲商业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向大西洋沿岸,威尼斯这座海上的财富之城逐渐衰落。如今,威尼斯继承了中世纪以来的城市风貌,整个城市被潟湖环绕,一条长约3公里的威尼斯大运河、177条支流、2300条水巷相互贯穿构成了威尼斯的运河网,组成了这座城市庞大的交通系统,成就了威尼斯独特的水路体系。
摘要:通州与威尼斯作为运河城市,具有不同的历史背景,但两座城市从古至今都显现出水与城的紧密关系,现代的城市规划也体现了水城相融的发展理念,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值得相互学习借鉴。威尼斯模式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提供的经验可概括为:通过恢复和整合整座城市的水城风貌以及打造标志性景观,使大运河文化景观成为城市副中心的标志性符号;加大运河城市艺术与文化宣传力度,以大运河沿岸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通过展览、文化活动、传统节日、现代节庆等方式促进沿线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打造运河城市文化品牌;加大游船模式,突出运河城市的水路交通特点,通过实现部分航道游船通航,打造大运河水上旅游精品线路。